除了以上症状,医生还会使用睡眠相关量表(如 Epworth思睡量表 、斯坦福思睡量表、 情绪触发猝倒问卷等)、 神经电生理检查( 夜间多导睡眠监测)基因检测等来进行筛查诊断。
据研究,发作性睡病的患病率大约为2-6/10000,每1万人中有大约2-6个发作性睡病的患者。2021年斯坦福大学公布美国发作性睡病登记的最新结果显示,虽然该病初次发病年龄多为8-12岁的青少年,但平均就医年龄为26.4岁,平均诊断年龄为30.1岁。这说明发作性睡病属于容易被误诊的疾病。
二、发作性睡病为什么会被误诊?
2021年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《懒惰?不思进取?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人生被迫“躺平”》揭示了发作性睡病被误诊的一个原因。
患者会被老师认为学习态度不好、懒散;会被家长觉得意志力不够、懒散;会被领导批评是工作态度不好。
美国2018年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,每4个发作性睡病患者中就有1个曾因嗜睡问题被解雇或降职,68%的患者表示周围人并不认为他们患有疾病。
按照0.02%的人群发病率计算,我国约有70万患者,但目前只有不到5000人确诊,还有更多患者处于误解当中。
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、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詹淑琴认为, 如果能早期发现、早期治疗,大部分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生活的七八成。
此外,发作性睡病的一些症状容易与其他病混合。
一部分发作性睡病的患者同时也患有焦虑症和抑郁症,可能只被当作焦虑症、抑郁症患者治疗。
有患者入睡的时候会出现恐怖的幻觉,可能会被当作精神分裂症治疗。
不被当作一种病,或被当作抑郁症、精神分裂来看待,可见,社会对发作性睡病的认知度还远远不够。
三、如何治疗发作性睡病?
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发布的《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(2022版)》指出,研究结果表明遗传、自身免疫机制、 感染等影响睡眠与觉醒相关神经环路的功能,导致该病的发生。
因为目前尚且无法确定明确的病因,因此,该病无法根治,只能通过一些非药物手段和药物手段减轻症状。
在非药物治疗方面:
1、保证睡眠
改善夜间的睡眠,可以通过安静的房间、适宜的光线、温度等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。白天规律小睡,可以每日安排特定时间小睡2~3次,每次15~20 min。
2、加强社会的认知,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
做好发作性睡病的科普,加强社会的认知,增强老师、家长等对患者的理解、支持和帮助,减轻患者的学业负担,允许患者根据白天的工作小睡灵活安排工作。
3、保持情绪稳定
特别是容易猝倒的患者,应尽量避免触发猝倒的因素,如大笑、紧张、愤怒等。
在药物治疗方面:
治疗白天过度嗜睡可以服用替洛利生、莫达非尼等。治疗猝倒可以服用抗抑郁类药物( 三环类、文拉法辛)、 替洛利生、羟丁酸钠等。 推荐替洛利生和γ-羟丁酸钠用于 入睡前幻觉和睡眠瘫痪的治疗。
以上药物切不可自行服用,而应及时就医,根据医嘱服药。
资料来源:中国青年报、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、科普中国、央视新闻、读特新闻、新华报业网、北京科学中心
整理:党敏
伊朗情侣因公开场合跳舞被判刑? 伊朗使馆辟谣******
中新网2月2日电 近日,多家西方媒体报道称,一对伊朗情侣在发布了其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广场跳舞的视频后,被判处大约10年监禁。对于这一消息,伊朗驻华大使馆发文回应称,“又是谣言!”
英国广播公司(BBC)、《卫报》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(CNN)等外媒先后对所谓“伊朗情侣公开场合跳舞被判刑”的消息进行了报道。
CNN称,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的一段视频中,21岁的伊朗女子哈吉吉(Astiyazh Haghighi)与她的未婚夫艾哈迈迪(Amir Mohammad Ahmadi)在德黑兰自由纪念塔前的广场共舞。
BBC还称,消息人士透露,这对情侣是在将视频发布到他们的社交账号后被逮捕的。相关帐号的粉丝总数接近200万。
对于西方媒体的报道,伊朗驻华大使馆发文表示,“又是谣言!”伊朗驻华大使馆还称,此二人被判刑并非因为在公开场合跳舞,而是因为煽动骚乱、危害国家安全。
其次,2022年伊朗发生骚乱后,二人利用社交媒体公开煽动暴乱和颠覆政府活动。
第三,伊朗安全部门人员多次要求二人停止恶意活动,但二人始终置若罔闻。2022年11月,二人被捕。
第四,经法院审理,二人近日以危害国家安全的相关罪名被分别判处5年监禁。
伊朗驻华大使馆最后还评论称,“移花接木”式造谣,果然是一些西方媒体的“传统艺能”。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彩合网地图 |